财经记者在为老总们服务?专家:要抵制更大诱惑

以至于许多人认为,财经媒体就是为老总们服务的,与大众没多少关系。那么,财经记者到底该做什么,财经媒体到底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财经记者与娱乐、法制、社会新闻记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财经记者应该成为公众的眼睛。”知名财经评论人、《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认为,财经报道应为更广大的公众服务。但是与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相比,财经新闻有其专业性。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的逐渐繁荣,财经记者,已经成为新闻队伍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要么出入各大上市公司老总的办公室,要么采访各种财经名流。以至于许多人认为财经新闻记者专业财经媒体就是为老总们服务的,与大众没多少关系。

那么,财经记者到底该做什么,财经媒体到底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在记者节来临之际采访了多位财经媒体的总编辑。

财经记者为谁服务

“财经记者与娱乐、法制、社会新闻记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分工不同而已。”《经济观察报》总编辑刘坚今天表示,所有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时都应该尽可能客观真实地记录时代变迁,发现问题,报道问题。

他认为,目前媒体竞争市场化程度较高,读者越来越细分,财经报道究竟为什么样的读者服务,则取决于媒体的定位,取决于市场需要。有些媒体就是办给机构投资者看的,有的则主要为普通投资者和消费者服务。

“财经记者应该成为公众的眼睛。”知名财经评论人、《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认为,财经报道应为更广大的公众服务。不久前,《华夏时报》正式改旗易帜,从一家大众化的都市媒体变为财经媒体。

他说,目前中国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全民理财、全民投资时代。党的十七大也提出要保证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而资本市场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利益场。公众特别需要财经记者成为自己的眼睛,梳理各种信息,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但是与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相比,财经新闻有其专业性。“用公众能够接受的语言把相对专业的东西表达出来。”水皮说,这就要求财经记者首先要有一定的相关知识,自己先深入进去,才能够清楚地表达。

媒体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公信力

“媒体的最根本价值在于公信力,所以财经报道援引的信息应该尽可能客观公正,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资讯。”不过,水皮解释说,与法制新闻、社会新闻相比,财经新闻也有其特殊性。财经领域突发性新闻较少,更多的是对未来市场走势、投资方向的预测,对资产价值高低的估算,这些都是可以推算的,都有一定的倾向性。这些领域的财经报道完全可以亮明观点,表明立场。

而《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则希望财经媒体必须体现客观公正的立场。他总结了《第一财经日报》创刊3年来最大的收获。其中最让他得意的是“三段论”——首先是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坚持真实性,体现客观公正的立场;第二要做专业性财经工作者;第三要成为有伟大理想、纯真气质的财经报纸工作者。

作为财经类媒体的总编辑,秦朔更多地在关注着财富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隐忧,“资源垄断型企业占有大量财富,财富向资方倾斜。应该用法制化保证市场经济的长治久安”。

他认为,财经报纸在追求专业的同时,也要追求公共关怀和价值关怀,哪些价值应该被提倡,哪些价值要被唾弃。

为了保持客观公正,许多媒体都要求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中坚持若干原则。秦朔强调“核心性原则”、“交叉性原则”及“调研性原则”。

他说,为了保证报道的客观真实,必须坚持一些基本原则。所谓核心性原则,即找到事件中心最核心的人,“报道一个公司高管跟一个董事会秘书是不一样的”。而交叉性原则,是指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不同的信源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而且很多既得利益集团都会利用媒体来造势。所以要保持独立和公正,就必须求证多个不同信源。调研性原则,不能浮在问题的表面,事关投资者利益,必须严谨,不能娱乐化。

如何处理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持续走热,也带热了财经媒体。但有人担心财经新闻记者专业,中国目前的市场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媒体。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有的媒体可能为了得到广告,而放弃自己的一些报道原则。

“为了得到广告而放弃报道原则,这样媒体的路只会越走越窄,因为广告收入只是一时的,而报社的发展才是长远之计。”水皮认为,应在新闻报道和广告经营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刘坚则用自己经历的一个案例来解释广告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7月30日,《经济观察报》刊登了一篇《郝和平案:GE扮演了什么》的报道。该报在整理郝和平案卷宗时,发现GE(通用电器公司)可能和涉案人员有不正当接触,于是派记者追踪采访,对此事做了披露。

原创文章,作者:第一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ike.d1.net.cn/810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