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前美国7胞胎出生,加拿大5胞胎姐妹写信警告:请以我们为戒

起诉的原因,正是几十年前,加拿大政府对多胞胎的“关怀”。官司还在打,1997年她们看到一则新闻,美国一对夫妻生下了七胞胎。这个新闻深深触动了三姐妹,1998年,三姐妹给七胞胎的父母寄去了一封公开信。比七胞胎大不到一岁的姐姐,也会主动帮父母照顾弟弟、妹妹,两胎兄弟姐妹的关系,完全没有加拿大五胞胎的那种隔阂、对立。

验血检查咨询:DNA663333

“宣德二年,沂州卫军李添住妻陈氏一产三男,命行在礼部如例给赐。” 这是《明宣宗实录》的官方记载。

那时候产下三胞胎,就要上奏朝廷,礼部会奉旨行赏,郑重其事说明生三胞胎实属不易。

“如例”自然有相关政策。1403年朱棣称帝,大明进入永乐元年。这年鄱阳县张公之妻徐氏,一胎生下三男,礼部上奏按旧例赏钞十锭米五石。

一锭钞相当于五十贯,一贯折银一两,十锭钞五百贯,可折银五百两。一石五百斤,五石米五百斤。

算起来三胞胎政府的补贴还是比较丰厚,不知道地方官府还有没有后续补贴。

大明推行这种人性化关怀的时候,西方文艺复兴正处在鼎盛时期,那经过人文主义洗礼的西方政府,想必对多胞胎家庭帮助的力度会更大。

意想不到的是,1995年人类将要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加拿大政府却被三个多胞胎姐妹起诉索赔了。起诉的原因,正是几十年前,加拿大政府对多胞胎的“关怀”。

1934年5月28日,加拿大安大略省二十六岁的农妇伊莱扎,到了分娩的日子。那时医学检查还不发达,伊莱扎以为自己怀的是双胞胎,可是分娩开始,接二连三生下了五姐妹,惊得在场的人都难以置信。

欧美一些主流媒体收到消息,最初的报道写得小心翼翼,生怕五胞胎是个骗局。

也难怪当时的媒体不敢确定,按照现在的统计数据,怀上五胞胎的概率小到六千万分之一,在伊莱扎之前,世界上从未有过五胞胎全部活着生下来的记载。

称出五胞胎平均体重不到一斤八两,当地唯一的医生丹弗也断言,五胞胎活不过二十四小时。不过几天之后,五胞胎仍然一切正常,丹弗只好吞回自己的专业言论。

直立行走让人类视野开阔,解放出双手,脑袋也大起来成了万物之灵。天道公平有得必有失,直立又让人产道狭窄,加上胎儿脑袋大,分娩在哺乳物种中最难、最痛。

如果没有成熟的剖腹产,生一胎都常会遇到保大人还是保小孩的问题。伊莱扎顺产五胞胎母女平安,在当时算是完成了一个奇迹。

奇迹注定会引来轰动,芝加哥世博会很快盯上了五胞胎,主办方鼓动五胞胎父母签约,把五胞胎送到世博会,在世博会专门为五胞胎建造的的房子中“展出”。

伊莱扎和丈夫原来就有六个孩子,全家的生活来源仅靠一块收成不多的农田维持,如今一下添了五个孩子,正在为将来的生活发愁,芝加哥世博会的送上门来的财路,让他们难以拒绝。

拿刚出生的婴儿赚钱,安大略省政府看不下去了,以伊莱扎和丈夫无力抚养为由,直接把五胞胎的监护权收归政府.

他们指责美国政府,对唯利是图的商人坐视不管,宣称“在加拿大,人们对五胞胎生活的关心,更胜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在舆论的压力下,起先对签约芝加哥世博会持赞同意见的丹弗医生,也义正辞严指出,有他在谁也别想把五胞胎带走,变脸功夫比川剧还厉害。

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加拿大的五胞胎姐妹有福了,生活政府全包,比十锭钞、五石米要给力得多。

然而事实却是安大略政府算计着肥水不流外人田,接管了五胞胎后,马上在五胞胎家对面,建起一座房子,用铁丝网围起来,三面都是可供游人通过的走廊。

房子外,政府大手笔投入,建起“五胞胎主题公园”,每天三次让五胞胎轮流到指定场所供游客观赏,连“神”的休息日也不放假。

1935年一年,就有三百万人到“五胞胎主题公园”参观。

五胞胎的肖像权,也被监护的政府,卖给商家制作各种商品,五胞胎玩偶成了当时最抢手的爆款。

好莱坞买到版权拍了五胞胎为原型的电影,流行歌曲也有五胞胎之歌。

五胞胎的父母拥有五胞胎的照片,则被视为非法,不得不说那时的加拿大,是法制非常“健全”的国家。

政府在五胞胎身上的投入,回报超预期丰厚,五胞胎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了加拿大除木材和水力之外的第三大资源。

政府也给五胞胎发了“工资”,1938年主要用五胞胎广告收入为她们建的基金,就高达六十万美元美国六胞胎父母离婚,以那时的购买力计算,相当于现在的一千万美元还不止,政府获利有多少可想而知。

几百年前的医疗水平,大明应该没有生出过五胞胎。如果大明生出五胞胎,朝廷也像加拿大政府一样有商业头脑,不被御史死谏到崩溃才怪。

大明可以残忍诛十族,可以招募穷人家孩子当太监,强夺无辜家庭孩子当商品的事,朝廷还是干不出来,多半会把五胞胎当“祥瑞”供养。

当然重男轻女的明朝,也许会忽略姐妹五胞胎,不过让女孩抛头露面有违礼教,更不可能拿来展览。

同卵五胞胎姐妹长得一模一样,为满足参观者的需求,五胞胎被强制打扮得一样,早餐也必须吃同样的食物。

五岁的时候,有次在“上班”期间,五胞胎中的一个,对身旁玩猴子布偶的姐妹说,要是把猴子放在一旁,没准儿观众会认为她们是六个。

一个冷笑话,道出了幼小心灵中深深的酸楚。

当初因生活所迫,五胞胎的父母想要和世博会签约,被舆论声讨心怀愧疚,被剥夺监护权也没有好意思抗争。

等看到政府用他们孩子的监护权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却一无所获,一腔怨气就再也忍不住,和政府打起了争夺监护权的官司。

五胞胎九岁的时候,父母赢了官司把她们领回身边,不过她们还是被要求参加一些巡游。

随着年龄增加,五胞胎的性格、爱好差别也逐渐明显,只是五姐妹后天形成了一个共同特点,她们都越来越怕见人,一见不熟的人,就会赶紧跑开。

常年强制被人参观,已经给五姐妹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五胞胎主题公园”在这种情况下,才不得不关门大吉。

18岁一成人,五姐妹就离家出走,一起去了一家修道院,隐居对她们来说,就是幸福的味道。

进修道院才两年,老四病亡,剩下的姐妹不愿留在伤心地,加上五胞胎已经不完整,社会对她们的关注度降低,于是她们选择离开修道院各奔东西。

离开修道院的五姐妹,试着融入社会,她们去上学,去工作,去恋爱结婚。

老二、老幺、老三先后嫁了人,只有老大坚持单身,想当修女了此一生,不过最终还是当了个图书管理员。

看起来她们过上了正常生活,只是扭曲的成长经历,还是留给了她们伴随一生的心理阴影。老幺离婚后,三十六岁时,就在寓所中孤独死去。

老三也离了婚,到超市去当了记账员。

她们离家后,渐渐就不再和原生家庭往来。她们曾经处在无数人的关注中,英国女皇还专门召见过她们,可是没有人真正关心过她们,包括她们的父母和她们之前哥哥姐姐。

她们羞怯、怨恨,始终和他人隔阂疏离。到了老年,剩下的三姐妹聚在一起生活,只有她们姐妹间,才能够彼此倾诉。

三姐妹的经济来源,到这时全部依赖老大每月七百美元的养老金,日子过得很艰难,“五胞胎基金”早就莫名其妙转到了别人名下。

这笔基金不是捐助,是她们牺牲童年、毁掉一生幸福赚来的报酬,到老来无依的时候,她们要起诉加拿大政府,夺回属于自己的基金,并向加拿大政府索取精神损失费。

官司还在打,1997年她们看到一则新闻,美国一对夫妻生下了七胞胎。

这个新闻深深触动了三姐妹,1998年,三姐妹给七胞胎的父母寄去了一封公开信。

信的开头,三姐妹就告诉七胞胎的父母,她们多年来一直隐姓埋名躲避媒体的追踪,警示七胞胎父母,不要让孩子沦为别人的赚钱工具,失去自己的生活,变成她们这样惨淡的下场。

她们希望这封信,能让七胞胎免受她们曾经受到过的伤害。那世界首例七胞胎,会不会和世界首例五胞胎有类似的遭遇呢?

二十四年过后,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美国人肯尼和鲍比生育有困难,1996年他们好不容易喜获一个千金。他们很喜欢孩子,想趁生育时机来临再生一个,于是妻子鲍比开始服用增加排卵的药物,来确保怀孕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鲍比又怀孕了。本来两口子满心都是梦想成真的兴奋,谁想到去医院产检,医生却告诉鲍比,她怀上了七胞胎。

肯尼得到消息半天不敢相信,他不能确定这到底算不算喜讯,想到不久就要养活八个孩子他就头大。

他只是一个普通上班族,照顾这么多孩子鲍比也不可能去工作,他一个人那点收入,怎么算也不能维持一家十口的起码开支。

况且生七胞胎,就算在先进的医疗条件下,对母亲和孩子也存在不小风险。如何应对这个意外之喜,对肯尼和鲍比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问题。

毕竟没有先例,鲍比的医生对生七胞胎也没有把握。多胞胎在孕期就要面临子宫空间狭小,营养供给不足这些问题,容易造成胎位异常,胎儿畸形。

双胞胎的各种风险就比一胎大,七胞胎在身材瘦小的鲍比腹中发育,会出现什么情况医生完全无法预料。

等七个胎儿一天天大起来,不知道鲍比的内脏能不能承受住挤压,她心脏、肾脏的超强负荷,会不会给她带来危险。

各种不确定让医生忐忑,为保安全,医生建议鲍比对胎儿做选择性剔除,只保留三到四个胎儿。

鲍比怀七胞胎的消息传到社会上,立即引来众多关注,得知医生“选择性剔除”的建议后,社会上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赞同医生从安全角度提出的专业意见,也有人觉得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即使父母也无权扼杀尚未出生的孩子。

别人怎么说不重要,决定权在鲍比和肯尼手上,而最终一锤定音的只能是母亲鲍比。

理性选择只留三到四个胎儿是不错的方案,鲍比和肯尼既能拥有足够的孩子,又能极大减少孩子和母亲的风险,以后的生活压力也会小很多。

不过和胎儿血肉相连的母亲,怎么能做到只靠理性选择。舍弃几个尚未出生的胎儿,虽然没有“唐山大地震”母亲选择救哪个那样痛苦,也不会对没有意识的孩子造成精神伤害,但手心手背都是肉,要父母放弃任何一个都不舍得。

鲍比和肯尼最终决定七个胎儿都留下,不做“选择性剔除”。

既然是上天赐予七胞胎的血缘,那不管孕期、生产、产后的风险,还是将来的生活压力,一家人都要祸福与共。鲍比和肯尼都是虔诚的信徒,也促使他们不放弃任何一个胎儿。

要留下七胞胎,鲍比就要承受远超普通孕妇的身体负荷。到怀孕中后期,鲍比的肚子大得只能平躺在床上无法行动,这对胎儿和她自己的身体,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我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还能撑多久。”鲍比开始担心起来,不过把七胞胎全部生下来的信念,让她有勇气继续坚持下去。

七胞胎足月生产基本没有可能,子宫容不下足月的七胞胎。1997年11月19日,怀孕三十周的鲍比临产,被紧急送到医院。

这个时候鲍比的腰围达到一百四十厘米,而孕期相同的普通孕妇,平均腰围也就九十厘米。要是足月生产的话,鲍比的身体将难以承受。

提前九周生七胞胎,接收鲍比的医院肯定是第一次遇到,四十人的医疗团队早就准备好,要参与完成一次生命奇迹。

紧张在所难免,医院制定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方案。让大家欣慰的是,剖腹产出乎意料的顺利,四男三女七胞胎,全都成功出生。

七个小家伙出生后都比一般的婴儿娇弱,体重最重的也只有一点四七公斤,而正常初生儿最轻的也有两点五公斤。

医院不敢掉以轻心,留下七胞胎观察、护理了三个月,才确认七胞胎存活,可以随父母回家了,人类第一例七胞胎存活记录从此诞生。

生七胞胎需要一笔巨额医疗费。据统计,在美国生双胞胎的医疗费,是生单胞胎的五倍。生三胞胎以上,医疗费则比生单胞胎多二十倍。

2013年的时候,生单胞胎平均医疗费需要二万一千美元,生三胞胎以上,医疗费高达四十万美元。

至于1997年在美国生七胞胎,要多少医疗费就很难估计了,单说四十人的接生团队,费用就会高得惊人。幸好有保险,要不然鲍比和肯尼还真生不起。

医疗费可以靠保险,鲍比孕期的其他费用则需要自己出,这笔开支也不会小。七

个婴儿孩子带回家里,各种费用就迎面扑来,老二和老五还患上脑瘫需要特别护理,这个家庭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和加拿大世界首例五胞胎一样,世界首例七胞胎,在美国也引起轰动效应,不过人们都是在关心七胞胎。大量的信件,从美国各地寄给鲍比和肯尼,大多向他们表达祝福。

给予实际帮助的人也不少,有人给七胞胎捐来很多尿布,有人捐来够七胞胎吃一年的意大利面,当然这只能给鲍比和肯尼,还有他们的大女儿吃,七个小家伙需要的是奶。

七胞胎每天要喝掉四十二瓶奶,尿布要换五十二次,哭闹更是此起彼伏,照顾七胞胎让鲍比和肯尼得不到充分休息,财力和体力都受到极大挑战。

来自社会的帮助让他们坚持下来,除了尿布和意大利面,很多人直接捐钱,鲍比和肯尼可以按需要开销。有人捐来面包车,方便一家集体出行。

更让一家人开心的是,有人捐了一座五百一十一平米的大房子,让这十口之家,每人平均有五十多平米的居住面积,孩子长大以后的活动活动空间有了充足保障。

加拿大五胞胎政府投资的大房子,是用来展览五胞胎,对比之下,五胞胎剩下的三姐妹,一定会为七胞胎深感庆幸。

爱心捐助没有附加条件,加拿大五胞胎的悲剧不会再上演。

七胞胎成了美国宝宝,社会对他们不再是观赏,而是关爱。

爱荷华州政府已经在为七胞胎的未来考虑,决定七胞胎将来可在该州任何州立大学,享受全额奖学金。密苏里州一所大学,也为七胞胎捐献了长大以后的免费课程。

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专门打电话给肯尼和鲍比,向他们表示祝贺,后来的美国总统小布什,还接见了七胞胎。

“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都让七胞胎做了封面人物,大热电视栏目“奥普拉脱口秀”在节目中为七胞胎周岁庆生。

媒体这些关注,会给七胞胎家庭带来一些经济效益,对他们的生活会有帮助。不过等孩子稍大一点,为给孩子们一个正常的成长空间,肯尼和鲍比就谢绝了媒体采访

谢绝媒体采访,免不了会丧失一些经济收入,不知有没有受五胞胎三姐妹来信的影响,肯尼和鲍比宁可过得苦一点,也不愿为钱给孩子带来心理风险。

为回应社会的关心,鲍比和肯尼还是愿意让孩子们,每年在生日前面对一次媒体,让关心的人共同见证七胞胎的成长。

捐款用完了养家的肯尼就精打细算,尽量用批发式采购降低生活成本。他理家是把好手,能把十口之家每月的杂费,控制在三百美元以内。这只相当于美国一个四口之家,每月杂费的平均数。

经济问题可以用合理俭省来解决,可是带活动能力增加的七个幼儿美国六胞胎父母离婚,单靠鲍比和肯尼就难以应付了。

社会的爱心,没有因为七胞胎淡出媒体视线而消失,只要鲍比和肯尼求助,总有志愿者会来帮忙带孩子。

在离不开陪护的那些年,共有三十五个志愿者,帮助鲍比和肯尼带过孩子。

比七胞胎大不到一岁的姐姐,也会主动帮父母照顾弟弟、妹妹,两胎兄弟姐妹的关系,完全没有加拿大五胞胎的那种隔阂、对立。

这个家庭受到社会关爱,相互之间也充满关爱。七胞胎到可以做事的时候,就懂得给父母帮忙。女孩为妈妈做饭打下手,男孩笑闹着帮父亲洗车、打扫房间卫生。

头几年老二除了患脑瘫,还和老三一样有饮食障碍,需要用管子进食,后来通过治疗,恢复了正常。老二、老三经过手术,脑瘫也基本治愈,七胞胎都有了健康成长的身体条件。

进了学校,他们喜欢和同学交往,都有自己的朋友。七胞胎和加拿大五胞胎一样,随着年龄增加,性格爱好的差别也表现出来。

不同的是,七胞胎都有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爱好,他们开朗、自信,勇于自我表现。老二多次参加选美比赛,十六岁时,还夺得了“梦想成真小姐”的桂冠。

老四后来说起七胞胎家庭的生活,都幸福感十足,认为比别人想象的要美好得多。

得益于生下来就获得的大学教育捐助,高中毕业后,七胞胎中有四个读了大学,另外有两个也上了社区学院,剩下的一个不想读大学,选择从军。他们的梦想,都得到了父母的尊重。

二十四年之后,七胞胎已经踏入社会,为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奔忙。他们乐观向上,融入社会完全没有障碍,五胞胎三姐妹的担心没有发生。

从七胞胎的成长经历中,肯尼和鲍比也加深了对社会关爱的体会。

孩子们离开家后,他们把别人捐助的大房子,又捐了出去,给意外怀孕的妈妈使用,他们用这种方式,在传递曾经收获的爱心。

加拿大五胞胎的不幸,和美国七胞胎的幸运,展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在提醒人们孩子心理建设的重要性。

有了前车之鉴,相信父母和社会,都不会再重蹈覆辙,人类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原创文章,作者:第一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ike.d1.net.cn/91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