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概念股爆发

消息面上,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全国首个“国字头”石墨烯材料产学研平台成立,石墨烯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将向着集团式整体合作研发迈进。2020年,我国石墨烯应用市场将成长至1000亿元的规模,将占全球石墨烯市场50%~80%的份额,成为全球石墨烯行业发展最强有力的推动力量。收购碳源汇谷,预期能盈利的石墨烯工业化应用企业

9日早盘,石墨烯板块走强。同花顺数据,截至发稿,东旭光电涨逾7%,杭电股份、方大碳素、长信科技、大富科技、中国宝安、中泰化学、中超股份等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全国首个“国字头”石墨烯材料产学研平台成立,石墨烯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将向着集团式整体合作研发迈进。据了解,该联盟由四川聚能仁和新材料有限公司牵头,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青岛蓝鲸新材料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等17家产学研单位联合发起组建。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耐高温、导热性、导电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可塑性强等众多特征,是现代化高精尖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战略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按照《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规划,我国石墨烯产业总体目标是“2020年形成百亿产业规模,2025年整体产业规模突破千亿”。

2020年,我国石墨烯应用市场将成长至1000亿元的规模,将占全球石墨烯市场50%~80%的份额,成为全球石墨烯行业发展最强有力的推动力量。据了解,今后五年,我国石墨烯产业应用市场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复合材料、可穿戴、热管理以及节能环保等领域,并将形成若干项颠覆性技术。

相关概念股:

东旭光电:或将成为石墨烯产业化先行军

1.收购碳源汇谷,预期能盈利的石墨烯工业化应用企业

上海碳源汇谷是国内首家中试线生产达到大规模制备高单层率、高品质石墨烯产品的高科技企业。 公告称公司中试线生产的石墨烯产品已实现99%以上的单层率,纯度达 99.9%。碳源汇谷依靠其独有技术大幅降低了石墨烯产品的制备成本,使得石墨烯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成为可能。 公告称碳源汇谷生产的石墨烯/磷酸铁锂电池可满足 10 C 条件下的充放电,即在 6 分钟内可充满或放空,显著缩短电池的充放电时间,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提升了电池容量。

公司核心技术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郭守武教授课题组。上海交大的石墨烯研究一直处于国际前沿水平,截至 2015 年,其石墨烯专利申请量已达到 145 项,在国内大学、企业中科院及其他研究机构等重要机构的石墨烯研究排名第二。目前,在郭教授的带领下,碳源汇谷还在石墨烯用于“防腐涂料制备技术与涂装工艺”、 “生物医药和生物催化”等多个前沿领域展开研究。

2.16-18 年玻璃基板相关业务净利 CAGR 预期 20%, 国产化替代空间仍大

东旭光电是国内最大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商,掌握了液晶玻璃基板设备及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 东旭集团在原 CRT 成套装备的基础上,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在 2008 年成功突破了美国康宁和日本旭硝子等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的整套工艺及制造技术,建成了国内第一条 TFT-LCD 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迅速实现产业规模化。

2011 年,东旭集团入主东旭光电之后,将东旭光电定位为集团光电显示产业板块的唯一发展平台。随着面板产业往中国大陆转移,玻璃基板国产化替代空间仍然很大。公司规划 10 条第 6 代玻璃基板生产线,目前 5条生产线已实现量产,第 6 条已点火,剩余 4 条会根据市场需求陆续点火。此外,公司还拥有 7 条第 5 代玻璃基板生产线。同时, 公司拟定增不超过69.5 亿元,用于第 8.5 代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建设,现已正式开工。项目建设周期 18 个月,建成后石墨烯材料上市公司,将实现年产 540 万片 8.5 代玻璃基板的生产能力,填补国内空白,实现高世代玻璃基板的国产化。

2015 年玻璃基板设备及技术服务实现收入 23.35 亿元,同比增长796.95%;玻璃基板产品收入 9.79 亿元,同比增长 65.12%。

3.切入偏光片横向拓宽产业链,构建光电显示产业集群

公司稳固玻璃基板主业的同时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发挥光电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实现了光电显示产业连的横向拓宽。

公司先后切入了彩色滤光片、蓝宝石、偏光片等光电显示材料领域,并积极推进石墨烯在显示材料方面的研发和应用,同时托管的高铝盖板玻璃业务或在 2016 年底前注入上市公司。未来,公司会积极根据市场需求,在高端显示材料领域持续发力,构建光电显示产业集群。

4.投资建议:公司产能持续释放,且国家对行业支持力度大。预计 2016-2018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01 亿元、 17.87 亿元、 21.76 亿元。以股本 38.35亿股计算得出 2016-2018 年 EPS 分别为: 0.39 元/股、 0.47 元/股、 0.57元/股。对应目前股价 7.38 元/股, PE 分别为 19 倍、 16 倍、 13 倍。

5.风险提示:项目投产慢于预期;非公开发行的不确定性

长信科技:触显龙头企业,车载显示和新能源电池驱动成长

触控显示一体化龙头,汽车显示撬动增长新引擎 ] 。 1)公司主业经营 ITO 镀膜、触控 sensor、玻璃减薄和触控模组等业务,是全球最大的 ITO 导电膜制造商,其中小尺寸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今年月产能有望扩产至 8KK/月,主要客户有京东方、夏普等国内外一线面板企业,以及华为等国内一线手机厂商。 2)作为智能汽车和车联网的重要载体,车载显示有望成为车联网和人车交互的重要入口。公司较早布局智能汽车显示领域,已通过 TS16949 认证。公司与国际新能源汽车龙头厂商合作开发智能车载中控屏,也在国内多家车厂进行测试认证,随着客户车型预订的狂热和全球的热销,公司车载触控屏模组有望迎来爆发。公司募集 7.9 亿元投资中大尺寸轻薄型触控显示一体化项目石墨烯材料上市公司,投产后年产能将达到500 万片,将为车载显示屏销售提供产能上的支撑。

参股三元锂电池龙头比克动力,打造新能源动力电池核心竞争力。 1) 公司将动力电池作为其新业务战略布局,参股了三元材料锂电池制造商深圳市比克动力10%的股权,并约定在条件成熟时或全资收购比克动力 100%的股权。 2)比克动力主要从事三元材料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包括动力电芯、模组、 PACK 和整包技术,可向新能源乘用车等领域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电源解决方案。比克动力已与国内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家,包括一汽、宝马、 大众、 奇瑞、吉利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实现超过 1 万辆新能源车用电池的供货。 2016 年底其电池产能有望扩产至 6GWh,产能在同业中保持领先。 3)参股时比克动力承诺2016-2018 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4 亿元、 7 亿元和 12 亿元,一旦公司完成对比克动力的收购,将大幅增强公司的盈利水平。

车联网和大数据布局初现雏形。 1)参股智能后视镜企业智行畅联 25%的股权,可与公司车载触摸屏业务完美结合,打造公司未来车联网的硬件入口。 2)成立长信智控布局大数据业务。通过车联网大数据平台,可为用户提供电动汽车电池状态实时监测、充电桩分布信息推送等服务,实现电动汽车与电池部件、电网、管理后台的互联互通,提升公司车联网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 2016-2018 年净利润复合增速 51.4%。 公司触控显示主业增长可观,未来车载显示业务有望快速发展,收购三元锂电池龙头比克动力预期强烈,车联网和大数据布局合理。

风险提示: 触控显示业务拓展或不及预期的风险;比克动力或收购失败的风险。

方大碳素:不断推进产品升级,石墨烯空间广阔

公司是亚洲最大的碳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不断推进产品升级,形成品牌经营战略。 预测 2016-2018 年 EPS 分别为0.04/

0.08/0.12 元, 考虑到公司石墨烯业务未来空间广阔,公司作为石墨烯龙头之一充分享受行业高速增长, 给予公司高于行业估值, 2017年 PB 4.2 倍,对应目标价 12.89 元。

公司是亚洲最大的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 主导产品有超高功率、高功率、普通功率石墨电极;高炉用微孔炭砖、半石墨质炭砖,铝用普通阴极炭砖、大截面半石墨质阴极炭砖,石墨化阴极炭砖,各种矿热炉用内衬炭砖;高档炭糊;特种石墨制品、生物炭制品、炭毡和炭/炭复合材料等炭素新材料产品,其中多项为国内首创。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医疗、生物等行业和高科技领域,畅销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日本、欧美、东南亚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产品设备先进。 公司先后从美国、日本、德国引进了电热混捏机、二次焙烧隧道窑、电极清理机、高压浸渍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性设备,特别是从日本引进的全自动配料、 40MN 立捣卧压机设备,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大规格电极生产装备,还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内串石墨化炉和20000KVA 直流石墨化炉。

不断推进公司的产品升级,形成品牌经营战略。 公司通过与清华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山西煤化工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以提升产品质量为重点,制定质量提升计划,积极优化产品结构,推动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提高主导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做精做强主导产品,持续打造品牌,形成品牌经营战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原创文章,作者:第一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ike.d1.net.cn/91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