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深夜在网约车里冻半个小时,我敢开,你敢坐吗?

乘客深夜在网约车里冻半个小时,我敢开,你敢坐吗?

乘客深夜在网约车里冻半个小时,我敢开,你敢坐吗?

乘客深夜在网约车里冻半个小时,我敢开,你敢坐吗?

寒冬腊月,当你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里终于等来了网约车,上车发现没开暖气,甚至还开着窗户,几次提醒司机都不开暖气,你会怎么想?

这是1月底发生在北京的一次真实事件。这件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恰好定焦大叔在医院里遇到一个心梗住院的网约车司机,跟他聊完之后再跟医生聊起病情,再次得知网约车司机群体的体检情况,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网约车的又一个风险,正在向我们普通乘客逼近。

我们从头来讲这几个故事。把它们连起来看,很可怕。

老马,网约车司机,为了保护他的身份,就叫他老马吧。老马今年51岁。

上个月爬楼的时候,突然觉得憋气,腿上没有力气。难道是口罩憋的?他摘下口罩大口喘气,还是觉得憋气。

老马并不知道,他心脏上的一根重要血管,已经出现严重的狭窄。

半个月之后的一个凌晨,老马再次被憋醒。这时候不但是憋的难受,心口还疼得厉害,大汗淋漓。老马说,这次他真切感受到了濒死的滋味。

急救车把老马拉到医院。他的右冠两处严重狭窄。医生为他开通了血管,老马转危为安。

乘客深夜在网约车里冻半个小时,我敢开,你敢坐吗?

出院那天,定焦大叔见到了老马。

老马说,我没有三高,不吸烟不喝酒,为什么会心梗?

这也是定焦大叔在调查心梗患者的时候重点挖掘的问题,貌似没有危险因素,为什么还会心梗?

聊了半天,老马说起来,他开过四五年的网约车,主要是代驾。那时候身体很壮实,晚上开一夜代驾,白天还接着做生意,一天就睡三四个小时。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精力跟不上了。一夜代驾回家,腿沉得像灌了铅,眼皮直打架,白天只能强撑着干活儿。

坚持了几年之后,老马撑不住了。

直到半个月前心梗。

乘客深夜在网约车里冻半个小时,我敢开,你敢坐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心脏中心的王彦富医生,老马的主治医生。定焦大叔问他,老马为什么会心梗?

王彦富医生说,恰好他最近为一批网约车司机做了体检,结果发现,这个群体普遍血压过高。

一问,他们吃喝拉撒睡,除了拉撒不在车上,其它几乎全在车里解决。长时间开车,长时间不活动,长期高血压。

久坐,不活动,高血压,有的司机高血脂高血糖却不自知,这都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

还有就是熬夜。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压是白天高夜间低,血压曲线是个勺子形。但是长期熬夜,夜间血压也会增高,甚至比白天还高,成为“反勺形”。而夜间很少有人量血压,这就造成很多人夜间高血压而不自知,血管在高压之下血管内皮损坏,硬化,直到产生斑块,逐渐把血管堵塞。

老马常年的熬夜开车,他的心脏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老马和他的伙伴们,长时间开车损害的是自己的健康,但疲劳驾驶给乘客带来的是生命威胁和利益损害。特别凑巧,2021年1月29日,定焦大叔的一个粉丝小谢在乘坐网约车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奇葩”的司机。这是小谢在平台上的投诉记录。

乘客深夜在网约车里冻半个小时,我敢开,你敢坐吗?

当天晚上北京特别冷,海淀区的凌晨12点气温在零下十几度。然而小谢上车之后车里不但没有开暖气,甚至还开着窗户。小谢说了三次要求开暖气,司机这才回答开了一天车,犯困,开暖气怕睡着。就这样在33分钟的车程和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之下,小谢下车之后几乎冻僵。

乘客深夜在网约车里冻半个小时,我敢开,你敢坐吗?

下车之后小谢马上向平台投诉。第二天网约车平台核实并给出这样的回应。

这样的回应,浮皮潦草,避重就轻。且不说严重的质价不符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这个司机的疲劳驾驶对乘客带来的生命危险,“教育司机”就可以过关了吗?

这几件事连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网约车司机的疲劳驾驶。心梗的老马,王彦富医生为司机群体做的体检,小谢的亲身经历,恰好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疲劳驾驶的危害有多大?目前已经形成共识,远远大于酒后驾驶!

乘客深夜在网约车里冻半个小时,我敢开,你敢坐吗?

定焦大叔十多年前在电视台做调查报道的时候,曾经深度关注过出租车司机在高昂的车份儿压力下,长时间工作和疲劳驾驶的问题。但是,车份儿问题,积重难返。社会舆论强烈关注却无法撼动,出租车司机一天12小时以上的工作非常多见。

直到出现了网约车。刚开始,网约车车况新,司机服务好素质高,价格合理,而且司机能有尊严地养活一家人,似乎让大家看到了解决出租车司机过度疲劳问题的希望。

乘客深夜在网约车里冻半个小时,我敢开,你敢坐吗?

但是,资本不是活雷锋,它要收益率。屁股坐稳了,用户习惯了,就该收割了。一头压榨司机,一头对乘客各种名目的费用,还有糟糕的乘坐体验。

乘坐体验越糟糕,对于网约车来讲,单次成本就越低。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互联网巨头,有功夫多做做创新,不要总惦记老百姓的那几颗白菜。这个批评直接指向了资本的贪婪。当它们以低价和补贴占领市场之后,反过来就要把曾经给你的,翻倍拿回来。网约车目前的表现,已经有了这个趋势。

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这是部分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商业逻辑。但目前有些互联网创业公司,几个亿十几个亿地砸广告,换来大量用户搭建平台,转头就把服务转包给第三方,吃了买家吃卖家,妥妥地自己做中间商赚差价。做美食的可能只会煮方便面,做汽车的可能连车都不会开,这都没关系。因为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工业配套和服务体系,找第三方接活儿很容易。

但是,最终所有的成本,所有的代价都砸到用户身上。

如果司机的生存现状,乘客的体验,又回到十几年前几十年前的出租车状态,那么网约车,和它背后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就不是创新,而是倒退。无非车行老板从虎妞她爸变成CEO,十几辆车变成几十万辆,本质没变化,最终必然以牺牲司机的健康为代价。

这个漏洞,不要再用乘客的生命的填补。

该文章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文章,作者:出国就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ike.d1.net.cn/141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