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打算第二天做手术,医生好心给用了一支催眠药,结果上了呼吸机

本打算第二天做手术,医生好心给用了一支催眠药,结果上了呼吸机

一辈子没住过院的老王,老了老了却因为阑尾炎住进了医院。

虽然活了挺大岁数,但到了医院也变得很紧张。

尽管家人和主管医生都劝他,但手术前几天怎么也睡不着。

本打算第二天做手术,医生好心给用了一支催眠药,结果上了呼吸机

由于睡不着,吃饭也不行了,体质每况愈下。另外,平稳了几年的高血压,也不再平稳了。每天,血压就像过山车一样。

术前一天,主管医生查房的时候看到老王坐在床头一点要睡觉的意思都没有。于是,让护士给他打一针催眠针。

之前,主管医生就听麻醉科同事给他讲过:如果患者睡不好、血压波动大,第二天非常影响术中术后的安全。几次的经验教训,也让他非常认同。

然而,这次却不一样:老王确实因为担心手术而失眠。但他不知道的是,几天睡不好、吃不好,让他的免疫力下降了。老病根――哮喘,也不适时地发作了。老王坐在床头,主要是因为上不来气,而不仅仅是失眠。

进到病房后,护士问老王:睡不着啊?

老王使了半天劲说道:睡不着。

本打算第二天做手术,医生好心给用了一支催眠药,结果上了呼吸机

尽管此时老王呼吸已经有点费劲,但并不知道病史的护士并未发现异常。消消毒,“啪”的一针打了进去。

之后,叮嘱老王躺下好好睡觉,不要想第二天手术的事。

然而,第二天早上护士前来测血压、交待术前注意事项的时候,却怎么也叫不醒老王。

惊慌的护士,赶紧把主管医生喊过来。

主管医生进到病房后,一时也搞不清状况。他心里想:理论上200毫克苯巴比妥钠也不多啊。那会是什么原因?该不会是脑血管意外了吧?

他这么分析,也确实没有问题。意识改变,首要肯定是考虑大脑的问题。至于睡前的催眠药,以前打了那么多都没事,确实不会有人想到和这个药有关。

看到患者都这样了,手术肯定是不能做了。于是,主管医生拿起手机给负责麻醉的同事打了电话。

本打算第二天做手术,医生好心给用了一支催眠药,结果上了呼吸机

麻醉医生听到这个消息,也非常震惊。尽管手术不做了,但麻醉医生还是赶到病房一看究竟。

到了老王面前,麻醉医生迅速检查了一下呼吸和循环的情况:呼吸非常深大,血压心率都还好。

在确定老王暂时情况还算稳定后,麻醉医生让大家先别急,大家紧急查找一下原因,也好有方向抢救。

当麻醉医生把老王的眼睑扒开后,吓了他一大跳。原来,此时老王的眼睑水肿得很厉害,黑眼球几乎就要被肿大的球结膜覆盖了。

这种情况的出现,麻醉医生感到后背的汗“唰”的一下就下来了。

此时,他也不得不怀疑是大脑的问题了。正常情况下,脑血管的问题会导致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会出现这种球结膜水肿的情况。

然而,接下来的病理反射检查却都正常。这就说明,大概率不是脑血管的问题,而是老王处于近乎严重嗜睡的状态。

那么,就是是什么原因导致老王“睡”得这么沉呢?

本打算第二天做手术,医生好心给用了一支催眠药,结果上了呼吸机

转身,麻醉医生就让护士去重症监护室借一台带呼气末二氧化碳的监护仪。按照他考虑的,手术中如果呼气末二氧化碳高了的患者球结膜一般都会水肿,这时的老王该不会也存在这种情况吧?

当监护仪上的数值显示出来后,众人对只有80多的血氧饱和度一片惊讶。只有麻醉医生指了指监护仪上的呼气末二氧化碳数值。

此时大家才注意到,呼气末二氧化碳数值在那里红通通的报着警,数值显示接近70。

没等大家回忆呼气末二氧化碳正常值是多少,麻醉医生说正常值35-55。这么高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大脑可能被麻痹了。

经过商议,大家决定把老王送到重症监护室进一步监测治疗。出发前,顺道也做了一个头颅CT。医学嘛,就应该严谨。万一同时伴随颅内病变呢?

到重症监护室后,立即为老王上了无创呼吸机。

由于呼气末二氧化碳数值太高,呼吸机参数也呈梯度调整。

几个小时后,老王终于醒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到医院了,就和医生多沟通,不要自己在那里胡思乱想,也不用客气,怕话多医生有想法。如果当天晚上他主动说不完全是担心手术、而是呼吸费劲,想必就不会有后面的事儿了。

对医生也敲响了警钟:肺功能不好的,一定要谨慎使用镇静剂。严重的患者,甚至都要控制镇痛药的剂量。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该文章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文章,作者:出国就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ike.d1.net.cn/130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