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哭的不仅是头发……”杭城很多人手术前遇过他,背后故事让人唏嘘

“她们哭的不仅是头发……”杭城很多人手术前遇过他,背后故事让人唏嘘

清晨六点左右,理发师傅就来了,他长得很精神,提着一个工具箱,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

“会剃破头皮吗?”

“不要怕,不要怕”,他一边拿起工具,一边安慰眼前的女病人,“现在的工具很好,不会剃破头皮的。”

他的电动剃刀很快,几分钟,一头长发就剃没了。“拿块湿毛巾来,我给你擦一下。”

“你怎么没哭啊。”他说,剃光头的时候,大部分女士,都会一把鼻涕一把泪。

“很多是还没剃就开始哭,哪怕七八十岁的女士也一样。”他一本正经地说。

“她们哭的不仅是头发……”杭城很多人手术前遇过他,背后故事让人唏嘘

她们哭的不仅是头发,更是自己的病吧。

在浙江省一家省级医院的神经外科里,每天有推来推去的病人,光着头,头上扎着纱布。

这个17层的病房里,有宽大的玻璃,视线很好,可以看到城市的落日,看到躁动的地铁工地,看到商场高楼,闪烁霓虹。但没人会乐意欣赏这些,更多的是忐忑。

“她们哭的不仅是头发……”杭城很多人手术前遇过他,背后故事让人唏嘘

不断有人进来,有人出去,病房永远是满的,来这里的还大多是小医院看不了的。

这名手术理发师王平不知道给多少病人剃过头。先经过他的刀,才能上手术台的刀。

剃完了,打开微信,转账费用给他,他的微信名叫“平淡的心”。

“早日康复”,最后,他说了一句。这已经是他的习惯,对每一个病人都会说这样一句祝福。

来不及细聊,他收拾东西,去给下一个病人剃发。

住在这里的,不是脑袋受伤的,就是脑袋里长东西的。头上一圈缠着绷带,有的是一块。

1

王平今年56岁,他是河南人。

五年前,王平来到杭州,之前他是一名煤矿工人。

“我家三代都是矿工,后来单位破产了,我就下岗了。”他这样说。

下岗后,王平先是跟着朋友帮病人做康复。朋友说,看你年纪不大,形象也好,去学着理发吧,现在每个医院都有需要。

“医疗条件越来越好,本来这是护士做的,现在有了专门的理发师,这个职业虽然不常见,但是我还是挺热爱的。”

理的都是平头,技术含量不高,王平很快就学会了。他成了一家省级医院的手术理发师,随叫随到。

他说,自己很喜欢这个职业,也很感谢医院给了他一个平台。

一方面是谋生,一方面也是给病人提供服务。

一开始做这行,看到很多病人,王平也觉得有些触目惊心,好在后来慢慢都习惯了。

比如烧伤的病人,有的面目全非。王平记得很清楚,发生在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那几个烧伤的病人,就是他理发的。

王平租住在一个小区的地下车库里,房租一个月五六百块钱,骑电瓶车十几分钟可以到医院,“不管刮风下雨,我要随叫随到的,不能耽误了人家手术。”

最早的五六点钟,最晚的就说不准时间。

“其实,我一个人在这里,也挺孤独的,和你说说话挺舒心的。”他这样和记者说。

平常的时间,他几乎都是在手术病人之间奔走,没什么可以说话聊天的人。

“她们哭的不仅是头发……”杭城很多人手术前遇过他,背后故事让人唏嘘

2

“大姐,没关系的,头发会再长出来的,很快的,不用担心。”

遇到害怕的病人,王平会这样安慰她们,然后说“从头再来”。

有一个四五十岁的大姐,她烫了一头金发,在手术前,还去了医院边上的理发店,洗洗吹吹。

“我是花了不少钱的”,她这样和王平说。

但是,没办法,她不得不剃光了。头发剃了还能再长,脑袋却只有一个。

在微信里,她告诉打麻将的小姐妹,半年要不能出门了。因为,没有头发。

小姐妹语音里告诉她,没有关系,可以戴个发套啊。

她听了很高兴。

这个大姐打扮时髦,是她姐姐陪她来的,和老公离婚了,孩子上大学。

“要是万一出事了,我的房子都给你。”她这样在电话里说。

还好,她的手术很成功。

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不幸和痛苦。

王平很少聊病人的事,一方面,时间来不及,另外,也不好问什么,都是要去做手术的,病人的心情总是沉重得多。

ICU里,王平也会去,他要穿一件隔离服,所以理发的费用比外面的病人要贵一些。

有好的家属,会客气地和他说声“谢谢”,有的家属会嫌费用贵,“外面理发只要五块钱。”王平也不会去争吵,大不了不收钱了。

对于一些特殊的病人,王平也不会收钱,比如绿色通道进来的,比如一些化疗的病人。“看着他们也挺难过的。”

也有脾气不好有的病人,前几天,就遇到了一个,病人对他说,“不要理成平头”。

王平和他说,理什么样的头,都是按照医生的要求来的。

“我不理!”

王平就走了。

不久,还是叫他回来理了。“你在外面再牛,在这里就是一个病人”。

什么富贵贫贱,在疾病面前,都是一样的。

3

在医院里久了,王平时常感慨生命的无常。

因此,他给自己的微信取名叫,“平淡的心”。他和老婆说,我们不求大富大贵,只要健康平安。

他的老婆来做了几天护工,不习惯这里的生活,回去了。

看到了太多的手术病人,他们的痛苦,王平说,人会想开很多,看开很多。

他最高兴的是,病人理一次发就够了,理过了就再也不要再见。因为这意味着病人做了手术平安出院了。

但是,事实上,也有理四五次的病人,因为有的病重,做了手术,还要再做。而他只能一次次地说那句“早日康复”。

(王平系化名)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史春波 文/摄

值班编辑:董箫乐

“她们哭的不仅是头发……”杭城很多人手术前遇过他,背后故事让人唏嘘

该文章来自网络,侵删

原创文章,作者:出国就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ike.d1.net.cn/1293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