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烟台全力推进创新要素集聚,现代海洋渔业体系日益完善 试出蓝色经济发展新路径

与深海养鱼同步,自贸区烟台片区还依托海洋原良种培育基础,专注种业创新,推动传统渔业加速转型,构建从一粒“鱼卵”,到一条“鱼”,延伸至一条“产业链”,最终形成产业“生态圈”的海洋种业体系。

大小新闻客户端1月1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王聪 宋匀 张颖 摄影报道)“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案例成功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最佳实践案例”,成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级制度创新;

烟台海洋牧场“百箱计划”经海001—003号网箱下水交付,标志着自贸烟台海洋牧场“百箱计划”全面启动,迈出了打造亚洲最大海洋渔业规模化养殖基地的重要一步,3座深远海智能网箱全部获得《中国船级社入级检验证书》,成为国内首个取得中国船级社入级检验证书的海洋牧场养殖网箱装备;

挂牌全国首家海洋知识产权中心,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签约,实现自贸港、自贸区南北联动,共育“种业芯片”;

……

逐梦深蓝,向海图强,这是自贸区烟台片区自获批起就担负的使命。全力以赴争做海洋经济发展排头兵,自贸区烟台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试出了海洋经济发展新路径:越来越多的海洋创新要素与资源在这里集聚;新兴产业加速布局,现代海洋渔业体系日益完善;一系列创新成果在这里诞生,为全省乃至全国深耕海洋提供了借鉴。

集聚创新要素

构建海洋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产业要发展,创新是关键。聚焦发展海洋经济,自贸区烟台片区全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让更多创新要素在这里汇聚。

2021年12月25日,烟台安源海参产业研究院在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正式启动建设,这是全国“顶格”海参产业研究院,由10位首席科学家或学科带头人领衔,将联动鲁辽闽三大主产区,面向全产业链开展科研攻关,推动全国海参产业创新、健康发展。

中国远洋 股票 最高_渔业股票有哪些_远洋渔业股票

不只有细分产业的研究院,也有瞄准整个产业的创新载体。

时值隆冬,海头科创中心项目现场热度不减,土地平整作业有序进行。该项目是自贸烟台打造国际领先海洋经济示范区核心区的创新公共平台板块,其开工建设标志着烟台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园区建设框架拉开。

作为支撑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烟台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自成立之初远洋渔业股票,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效率推进,持续深化“总部基地+孵化加速器+专业园区”的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模式,全力推进创新要素集聚,打造海洋特色品牌。携手俄罗斯马林内特行业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等,以“两国五地”互动的形式,落地中俄海洋技术创新中心,按照“双向孵化”模式,为中俄两国110余家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搭建起合作平台。

以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为圆点,辐射整个区的海洋创新要素也在不断涌入。烟台开发区签约建设中科海洋新兴产业研究院,累计入驻孵化山东高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中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蓝鲲海洋生物等20个科创项目。烟台哈工程研究院落户深海工程装备、海洋特种材料2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与47家海工装备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施技术攻关70余项。

瞄准种业发力

海洋种业“生态圈”在形成

近日,在黄渤海交汇处、长岛南隍城岛东部海域,亚洲最大量产深海智能网箱“经海001号”首次大批量开仓收鱼,标志着我国规模型深远海养殖获得成功。

推进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突破发展现代渔业,是自贸区烟台片区实施经略海洋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面向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我们制定了深远海智能网箱海洋牧场项目——‘百箱计划’,该计划将投入100个深水网箱,建成亚洲单体规模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场。”烟台开发区海洋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百箱计划”经海001-003号网箱已经正式投用,3座深远海智能网箱还获得了《中国船级社入级检验证书》,成为国内首个取得中国船级社入级检验证书的海洋牧场养殖网箱装备。

中国远洋 股票 最高_远洋渔业股票_渔业股票有哪些

与深海养鱼同步,自贸区烟台片区还依托海洋原良种培育基础,专注种业创新,推动传统渔业加速转型,构建从一粒“鱼卵”,到一条“鱼”,延伸至一条“产业链”,最终形成产业“生态圈”的海洋种业体系。

让种质“引进来”。烟台片区紧抓海洋苗种引进和中转关键环节,创新“引进中转+陆海接力”新模式,打通“鱼卵引进隔离-孵化育苗-入海驯化-海水养成-成鱼加工-销售流通”完整产业技术体系,实现海洋种质资源的跨国引育。全国率先建设的海洋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以最快捷最高效的方式完成苗种从入境到入厂、从入池到入箱的多次中转业务,实现近海与远海养殖场景转换。目前已从挪威、冰岛等地引进高质量大西洋鲑发眼卵25万粒,实现了4000尾大规格苗种的跨省中转。同时远洋渔业股票,以该模式为基础,又成功引进总投资约2.2亿美元的挪威三文鱼项目,成为国内迄今为止单体最大的陆基循环水养殖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三文鱼生产、交易和加工中心。

保护种业创新,自贸区烟台片区建成全国首家海洋知识产权中心,在全国首个探索推动“水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通过增设苗种繁育许可准入条件、嵌入合同保护条款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闭环路径,有效激励和保护了水产新品种源头创新,推动种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自贸区烟台片区已经搭建起烟台经海蓝色种业研究院、安源海参产业研究院等开放平台,培育2处国家级种质资源场、3处市级联合育种基地,塑强了海参、花鲈、绿鳍马面鲀、黑鲪等本土特色水产种业品牌,现代海洋渔业体系日益完善。

中国远洋 股票 最高_渔业股票有哪些_远洋渔业股票

先行先试

为发展蓝色经济贡献“烟台方案”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自贸区烟台片区还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为产业发展赋能。

2021年8月,恒丰银行烟台海洋产业特色支行正式挂牌运营,成为国内首个聚焦海洋信贷供给的特色支行。自贸区烟台片区在全国首创海洋牧场“一证一险”信贷模式,省市有关部门、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携手并进,为海洋牧场提供了一套从贷前准入、平台确权,到贷中、贷后管理,再到保险缓释的全流程闭环式融资解决方案,让海洋牧场平台有了“合法身份”。

与此同时,多家自贸区海洋金融机构纷纷设立,现已累计提供风险保障3.9亿元、信贷3.25亿元,赔款支出2540万元,另有5个网箱、4.1亿元贷款额度在批,有力支撑首批量产网箱等平台顺利推出。确权颁证海洋牧场平台近30个,超过全省一半以上,居全国第一。带动烟台建成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7处,其中国家级17处、占全国总数1/8,海洋牧场总面积超过120万亩,产业链产值550亿元,有力推动涉海金融产业完善。

传统渔民年龄大、难以适应新技术、新要求,而年轻渔民不愿干、耕海作业越来越少,如何培育新型渔业职业工种?烟台片区衔接国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支持渔业公司与技校合作开设专业课程,定向培养职业渔民,与长岛渔业合作社联合设立“现代渔服公司”,招聘传统渔民和定向培养的学生组合搭配方式,催生现代海洋新职业,满足新兴产业发展对新型渔民人力资源的需求,解决了“谁来耕海”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自贸区烟台片区的“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案例成功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最佳实践案例”,成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级制度创新。《海洋牧场“一证一险”信贷模式》等3个案例经农业农村部书面推荐参评“第七批国务院改革试点经验”,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蓝色经济贡献了“烟台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第一财经,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ike.d1.net.cn/1236771.html